央媒看河南丨河南南召:“波斯毯”从这里“铺”向全球

时间:2022-10-02 00:55:25 | 浏览:886

记者 韩朝阳 袁月明记者 韩朝阳 袁月明在河南省南召县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库房里,29条纹饰精美的“波斯风”手工真丝地毯正被卷起打包,通过海运发往美国。一个月后,它们将出现在纽约街头的地毯商店,供顾客选购。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员工整理

记者 韩朝阳 袁月明记者 韩朝阳 袁月明

在河南省南召县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库房里,29条纹饰精美的“波斯风”手工真丝地毯正被卷起打包,通过海运发往美国。一个月后,它们将出现在纽约街头的地毯商店,供顾客选购。

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员工整理制作好的真丝地毯(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买家是美国老客户,每年都要交易七八次。”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俊克介绍,手工真丝地毯被称为“软黄金”,29条地毯的批发价为10.5万美元,而零售价可能是批发价的数倍乃至十数倍。

发源于伊朗的波斯地毯因丝质柔软、花纹精美广受消费者青睐,但很少有人知道,距离波斯地毯发源地5000余公里的中国中部城市南阳一度织出全球80%左右的手工真丝地毯。

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员工整理制作好的真丝地毯(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有悠久丝织传统的南召是“中国柞蚕之乡”,也是南阳的织毯中心。20世纪80年代,南召瞄准国际市场,以柞蚕丝为原料编织波斯风格的真丝地毯,因工艺精美、色泽艳丽、柔韧耐磨获得国际市场认可。

孙俊克是南召县最早的一批“背毯人”,20余年前,初中毕业的孙俊克就背着地毯到北京推销。“守在大使馆附近向外国人推销,语言不通,就用手比划,拿计算器打数字报价。”孙俊克用肢体语言掘得第一桶金。

如今,他的公司已成为南召地毯加工龙头企业,生产1200余个类型的手工真丝地毯,产品销往迪拜、俄罗斯、美国等30余个国家,年销售额约1亿元。

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员工在车间编织真丝地毯(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绘图、配线、挂经、编织……南召真丝地毯需要数十道工序手工制作而成。由于工序繁杂、工时漫长,尽管当地已有不少地毯加工企业,“织女”代工仍是重要的加工方式。

河南盛明实业有限公司员工在车间编织真丝地毯(7月17日摄)。

在南召,40岁以上的女性多数伴随织机声长大,技术娴熟的织毯女性被称为“织女”。41岁的南召县石门乡石门村“织女”张平15岁就跟姐姐学习织毯,如今,她虽经营起小超市,但织机仍伴她身边。

这是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红楼梦》主题真丝地毯(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坐在织机前的矮凳上,张平手捏丝线在悬挂的经线间快速穿插,一幅幅图案在以月计时的编织中缓慢形成。

“我现在空闲时织地毯,一天织5个多小时。”张平说,她正编织的长5英尺(1英尺约等于30厘米)、宽3英尺、密度为210道/英尺(即1英尺内平行排列210条丝线)的地毯属于工艺简单的类型,但仍需数月时间才能织完,她每月能拿到1000元左右的代工费。

河南盛明实业有限公司员工在车间编织真丝地毯(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据介绍,当地织女最多能织出1200道/英尺的真丝地毯,需要在1平方英尺范围内用丝线重复打结144万次。但这样精致的手工制品因工艺繁杂、价格高昂,现在已很少编织。

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不景气,国内人工成本增加,南召真丝地毯产业显出疲态。但当地的年轻人正积极寻求破局之道。

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员工晾晒制作好的真丝地毯(7月1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家族企业未来掌舵者孙健珲认为,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和销售方式变革,打通线上销售渠道、形成特色品牌、开拓国内市场是出路所在。

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员工晾晒制作好的真丝地毯(7月1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如今,织有清明上河图、丝绸之路等图案的“中国风”地毯在南召多了起来。“我们注册了品牌,创新图案,优化工艺,做线上推广,现在国内市场比重已上升至40%,未来会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孙健珲说。

南召年轻一代“地毯人”希望改变当地地毯企业在产业链条中的“加工厂”定位,在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积极争取利益,让南召手工真丝地毯继续“铺”向全球。

在河南省南召县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库房里,29条纹饰精美的“波斯风”手工真丝地毯正被卷起打包,通过海运发往美国。一个月后,它们将出现在纽约街头的地毯商店,供顾客选购。

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员工整理制作好的真丝地毯(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买家是美国老客户,每年都要交易七八次。”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俊克介绍,手工真丝地毯被称为“软黄金”,29条地毯的批发价为10.5万美元,而零售价可能是批发价的数倍乃至十数倍。

发源于伊朗的波斯地毯因丝质柔软、花纹精美广受消费者青睐,但很少有人知道,距离波斯地毯发源地5000余公里的中国中部城市南阳一度织出全球80%左右的手工真丝地毯。

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员工整理制作好的真丝地毯(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有悠久丝织传统的南召是“中国柞蚕之乡”,也是南阳的织毯中心。20世纪80年代,南召瞄准国际市场,以柞蚕丝为原料编织波斯风格的真丝地毯,因工艺精美、色泽艳丽、柔韧耐磨获得国际市场认可。

孙俊克是南召县最早的一批“背毯人”,20余年前,初中毕业的孙俊克就背着地毯到北京推销。“守在大使馆附近向外国人推销,语言不通,就用手比划,拿计算器打数字报价。”孙俊克用肢体语言掘得第一桶金。

如今,他的公司已成为南召地毯加工龙头企业,生产1200余个类型的手工真丝地毯,产品销往迪拜、俄罗斯、美国等30余个国家,年销售额约1亿元。

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员工在车间编织真丝地毯(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绘图、配线、挂经、编织……南召真丝地毯需要数十道工序手工制作而成。由于工序繁杂、工时漫长,尽管当地已有不少地毯加工企业,“织女”代工仍是重要的加工方式。

河南盛明实业有限公司员工在车间编织真丝地毯(7月17日摄)。

在南召,40岁以上的女性多数伴随织机声长大,技术娴熟的织毯女性被称为“织女”。41岁的南召县石门乡石门村“织女”张平15岁就跟姐姐学习织毯,如今,她虽经营起小超市,但织机仍伴她身边。

这是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红楼梦》主题真丝地毯(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坐在织机前的矮凳上,张平手捏丝线在悬挂的经线间快速穿插,一幅幅图案在以月计时的编织中缓慢形成。

“我现在空闲时织地毯,一天织5个多小时。”张平说,她正编织的长5英尺(1英尺约等于30厘米)、宽3英尺、密度为210道/英尺(即1英尺内平行排列210条丝线)的地毯属于工艺简单的类型,但仍需数月时间才能织完,她每月能拿到1000元左右的代工费。

河南盛明实业有限公司员工在车间编织真丝地毯(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据介绍,当地织女最多能织出1200道/英尺的真丝地毯,需要在1平方英尺范围内用丝线重复打结144万次。但这样精致的手工制品因工艺繁杂、价格高昂,现在已很少编织。

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不景气,国内人工成本增加,南召真丝地毯产业显出疲态。但当地的年轻人正积极寻求破局之道。

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员工晾晒制作好的真丝地毯(7月1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家族企业未来掌舵者孙健珲认为,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和销售方式变革,打通线上销售渠道、形成特色品牌、开拓国内市场是出路所在。

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员工晾晒制作好的真丝地毯(7月1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如今,织有清明上河图、丝绸之路等图案的“中国风”地毯在南召多了起来。“我们注册了品牌,创新图案,优化工艺,做线上推广,现在国内市场比重已上升至40%,未来会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孙健珲说。

南召年轻一代“地毯人”希望改变当地地毯企业在产业链条中的“加工厂”定位,在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积极争取利益,让南召手工真丝地毯继续“铺”向全球。

相关资讯

龙安区组织收听收看河南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

7月15日,龙安区组织收听收看河南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龙安区领导李军光、秦兆飞、付维鹏、秦佳出席龙安分会场会议,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区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行政一把手参加会议。省、市视频会议结束后,我区立即召开全区安全

2022年河南许昌市重点项目02 50个服务业项目简况

2022年许昌市共谋划安排实施349个重点项目,计划完成年度投资超180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41个。服务业项目50个,社会事业项目41个,农林水利项目26个,交通能源项目30个,城建项目39个,工业技改类打捆项目15个,中心城区百城建设

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召开区委常委议军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传达学习三门峡市委常委议军会议精神,提高全区武装工作质效,8月12日下午,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周建文主持召开2022年度湖滨区委常委议军会议,区领导乔继明、唐伟、李万泉、李志彬等出席会议。

河南一地最新人事任命:涉及一名副区长、多个局委“一把手”

漯河市源汇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名单(2022年7月12日源汇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决定任命:安小伟同志为源汇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勇杰同志为源汇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陈飞同志为源汇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建新同志为源汇

河南这座普通小县以人名命名,一项纪录保持全国唯一

河南地处中原地区,因其大部分位于黄河之南而得名河南,这里在中国古代曾经长期是中华文明的聚集地,曾诞生了丰富多彩的华夏文化,在古代的中国,向来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语,而也正因为如此,无数的战火硝烟在中原大地燃烧,给河南带来了无数战争的灾难

如何评价商丘市在河南省的地位?

前言:2019年全国城市GDP排名,商丘排在第91位,进入全国GDP百强城市.在 2019年河南城市GDP排行榜中第7名,名义上增速21.86%在全省第一,在河南省经济发展中属于中上等发展水平.河南省五位三线城市成员之一,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主

河南商丘永城防疫期间招商不“断线”引资33.2亿注入新活力

4月14日,永城市举行2020年高质量发展第一批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现场共签约6个项目,总投资约33.2亿元,为永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永城市在紧抓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及时调整招商选资措施和方法,以“疫

总投资16.41亿元!南召县1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春涌风正劲,开工正当时。4月2日,南召县又一次播下希望的种子,1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6.41亿元,涵盖交通公路、城市更新、社会事业等领域。这标志着该县城市颜值和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将再次提升和完善。此次集中开工的17个项目分别是:总投

南召这个“山区小县”,为何能让外县望尘莫及、羡慕不已呢?

文化一词的含义大如天,微如尘,真可谓是一言难尽。就我县来说,什么叫官方文化,什么叫民间文化,什么叫历史文化,什么叫民俗文化,很难说清楚。我县虽然是个山区小县,但在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淀却不能小看。例如:我们县有珍贵的地质史料、杏花山猿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林俊杰歌迷网成龙影迷网鸡尾酒品牌网河源新闻资讯网王源歌迷网八泉峡旅游攻略易烊千玺歌迷网今日忻州周氏周易起名官网世界奢侈名酒网温州新闻头条网宁夏旅游网沙漠探险韩红歌迷网金城武影迷网
今日南阳网-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阳淅川是世界最大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所在地和重要的核心水源区之一。南阳历史文化厚重,是楚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三顾茅庐、羊续悬鱼、盘古神话、牛郎织女等典故或传说皆发源于此。
今日南阳 17792.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