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01:03:23 | 浏览:675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孟向东 通讯员 廖涛 王修文
如何持续通过产业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南召县以全域党建为抓手,通过党建凝聚人心、聚合力量、建强堡垒,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强化政治功能,创新组织设置,搭建共建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共建共融,全地域有力融合,全领域有效统筹,全要素有序流动,全功能有机衔接,为乡村振兴集聚澎湃动能。
特色产业撑起农村群众致富梦
“每朵花序上只留下一个果,像这样的果型差、有斑点的果就要疏掉……”5月6日一大早,在南召县小店乡小空山有机农业农民合作社,理事长李鹏组织40多名群众在有机梨基地里给果树疏果。
“我们的小空山有机黄金梨,脆甜无渣,果核小,梨香浓郁,已经成功入选2022年北京冬奥会特供食品。”李鹏自豪地说,我们从现在做起,严格按照有机操作规范管理,确保每一颗果子品质,届时让参加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各国运动员都品尝来我们南召的高品质有机梨。
小空山有机农业农民合作社占地有机梨500余亩,已发展为集观光、休闲、采摘、旅游于一体的有机农业观光园,2020年销售收入800余万元,带动周边50余名群众到基地务工,发放薪资65万元。
南召县小店乡立足投资小、收益高的桃梨种植特色产业,成立小店乡桃梨种植联合党支部,打破地域、行业吸纳行业部门负责人、致富带头人、乡村两级干部等25名党员,制定“建基地、扶龙头、打品牌、联农户、帮致富”的工作思路,建立空山河“一河两岸”朱庄、庙西、东坪、杨庄4个村的有机桃梨种植乡村振兴示范带,积极探索全域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之路。联合党支部以优质企业、合作社为龙头,采取“支部+合作社+特色产业+农户”的发展模式,采用举办种植技术培训、品种选育优化、拓宽产品销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举措,扩大种植规模,提高桃李品质,拓宽增收渠道。目前,全乡已发展桃梨2000多亩,新增有机认证有机黄金梨100亩,户均年增收6000余元。
“我们把全域党建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法宝,以生态林果业为抓手,发展高效生态产业,让全乡群众都端上高品质的‘绿饭碗’。”南召县小店乡党委书记邰作东说。
2020年底,小店乡苗木花卉种植联合党支部,吸纳南召县绿博容器苗木有限公司,引导企业摒弃粗放式发展模式,走精品化培育路径,提高单棵树经济效益,依托科学化种植容器苗木130亩,采取精品化培育,手机移动端销售,培育茶条槭、玉兰、罗汉松、等珍贵景观苗木40余种,一棵造型别致、树形优雅的罗汉松售价高达2万元。2020年带动全乡新发展苗木3000余亩,销售收入6800余万元。
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去年在村电商联合党支部帮助下,我在注册‘桃源之家’淘宝店,不到一个月就销售自家红桃2万元。”南召县南召县城郊乡竹园沟村桃农张磊感激地说。
5月7日,在南召县城郊乡竹园沟村乡村振兴电商实践基地里,一场针对农村群众的电商培训正在进行,来自南召县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和该村引进的河南科之源农业科技公司工作人员联合授课,手把手教授群众开抖音账号。“上个月我已经参加了一期培训,注册了‘大王带我来巡山’抖音号,涨了2000多‘吃桃粉丝’,预定了鲜桃订单200多单,我还想进一步学习吸粉技巧。”张磊对直播带货很感兴趣。
南召县城郊乡竹园沟村电商产业联合党支部,吸纳县职业中专教师、乡镇党员骨干、村两委班子成员、电商企业专业人才等28名先进党员,依托全村60余户种植优质红桃800余亩,建立1个红桃商品库,拓展周边3个行政村的香菇、蜂蜜、艾产品等N个商品库,采取“1+N+X”的产品销售模式,构建1个销售平台,整合互联网、信息网、益农网3个线上线下销售网络,一条线贯穿、一体化推进,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全年电商销售额达到2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5.8万元。
全产业链助推艾草产业完美实现三产融合
5月7日,在南召县华康艾叶公司的生产车间里,20多名工人正在操作机器设备生产高品质艾柱,生产部总监、南召县艾草产业联合党支部委员姬良缘不时巡查指导产品质量。
“我在负责艾柱生产工作,每月收入3000多元,也成为白领啦。厂里还免费发放艾根,我家里2亩多荒地种上艾草,厂里保护价收购,去年卖了1万多元,收入是以前种粮食作物的10倍。”南召县石门乡竹园村群众张喜悦高兴地说。
2020年4月20日,南召县成立了艾草产业联合党支部,党支部共有党员55名,其中,吸纳行政事业单位党员19名、艾草种植、加工、合作社党员26名、县域外技术专家党员10名。艾草联合党支部下设艾草种植业、艾草加工业、艾产品电商销售等艾草全产业链3个党小组。县艾草产业联合党支部研究按照“抓中间,促两端”(抓研发深加工,促销售和种植)的工作思路,建设艾草产业园电商孵化中心,壮大5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带动全县3000余人从事艾草种植、加工和销售。
南召县制定了艾草产业发展图谱,计划利用3年时间全县艾草种植规模达到1万亩以上,管理采收野生艾草2万亩,培育规模以上艾草加工企业10家以上、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带动全县10000人以上从事艾草种植、加工、销售、灸疗服务,让更多的群众富在艾草产业链上。
编辑:曾倩
茅圻村张家湾梁子湖畔,村湾在你追我赶中美起来——鄂州茅圻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探访记者杨念明 通讯员潘友明 柯明珠深藏的珍珠,一旦发掘就会闪发出璀璨光芒。梁子湖区东沟镇茅圻村,就是这样一颗藏在梁子湖畔的珍珠。这个三面环湖、有5000多米湖岸线的村
今年以来,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孟轲乡在继续砌牢疫情防控“挡土墙”的同时,建设美丽乡村步伐一刻未停,充分运用事前思维,谋划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为群众创造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四化”工程,打造村容村貌美。孟轲乡以村居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全面推
舞阳县人民政府征收土地预公告舞征预告〔2022〕7号为保障舞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舞阳县人民政府拟征收舞泉镇高庄村和柴庄村2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土地,现就征收土地预公告如下:一、拟征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板块间的相互切磋。每座城市各个板块的均衡发展,也使城市的综合面貌匀称而饱满。位于焦作之东的马村区正如中心城区的展翅一翼,应势乘风起,项目串珠成链。沿人民路一路东行,在人民路与文昌路交会处,就是马村区焦东融合创新城和焦东生态
抓项目,赢未来。抓服务,促发展。今年年初以来,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武王街道紧扣区委“12356”工作思路,践行“13710”工作机制,落实“1+4”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着力将企业“大
“现在俺村有了医保服务站,看病买药越来越方便。这不,俺想申请高血压的慢性病鉴定,把资料交给村医没几天,慢性病处方本就发到了俺手里。”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医保业务,这让焦作市马村区安阳城街道东韩王村71岁的王红雨大爷感慨不已。医保服务站进村,打通
谈及霍山,为人所熟知的是,大别山腹地、淮河一级支流淠河穿境而过。的确,“千里大别山,主峰在霍山”的地貌形态,造就了“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生态特征。大山曾是这座城与外界互通的羁绊,如今则变成了不可多得的资源。今年6月,安徽省文旅
一、石台不可忽略的古村落来过石台的次数连自己都数不清了,每一次到石台也有足够的理由。比如地下溶洞胜景——蓬莱仙洞;比如山岳风光绮丽——牯牛降;比如诗人李白笔下——秋浦河等等,石台有太多大自然馈赠的风景名胜,以至于会忽略石台的人文景观。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