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召县四棵树乡废弃的兵工厂,研究和生产坦克装甲车代号548

时间:2022-10-02 01:04:36 | 浏览:1377

河南省南召县四棵树乡的山沟里被遗弃而且很庞大的建筑群,这些被遗弃的建筑群是原国营中原机械厂旧址。1992年国营中原机械厂搬迁至南阳市区,山沟沟里曾经生活着近万人的生活区一下子变得冷清和没落。国营中原机械厂是对外公布的名称,其核心产品是坦克履

河南省南召县四棵树乡的山沟里被遗弃而且很庞大的建筑群,这些被遗弃的建筑群是原国营中原机械厂旧址。1992年国营中原机械厂搬迁至南阳市区,山沟沟里曾经生活着近万人的生活区一下子变得冷清和没落。国营中原机械厂是对外公布的名称,其核心产品是坦克履带和装甲车零件设备,是名副其实的兵工厂。

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中苏关系出现恶化,为保护我国重工业,将东北工业基地部分工厂向内地转移。工厂向内地转移当时也称为工业战略大转移,这场战略大战役对外极为保密,但是内部进行的轰轰隆隆。部队、学生、知识分子、专家还有支援工人,源源不断地迁往内地。1966年开始选址到1968年建成投产,仅有不到2年的时间,如此快的建设速度也证明中国速度之神速。

重工业搬迁至内地在当时是国家重中之重,工厂建设到投产几乎都是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勘查初期就有部队在十里开外警戒,附近的村民只知道修建工厂,具体建什么厂谁都不知道。当时全国上下国民团结一致,再加上基层组织工作做得好,村民们也不会过多地去打听这里的一切。这场工厂搬迁运动太过庞大,当时还有一个响亮的口号--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期间的工厂也称为三线厂。

三线建设,三线厂,个人才学疏浅,不知道三线厂是从何而来,但估略一下认为战时第三道防线以内的工厂就叫三线厂。沿海及国境线为第一道防线,国境线以内的100公里为第二道防线,呼和浩特至太原,太原直往南郑州、武汉、长沙、柳州是第三道防线。所处在第三道防线以内的重大兵工厂都称为三线厂,后来又有高人指点京九线以内的兵工厂都称为三线厂,不知是对是错不过听着也有道理。

中原机械厂始建于1966年,南召县境内同时动工的军工包括红阳、红宇、向东、长江等,当然附近还有空军地下指挥中心也就是现在的秘洞景区。中原机械厂由山西柴油机械厂(大同616厂)承建,军工代号548。616厂是国家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是国家定点的军用装甲车发动机动力研制和生产基地。616厂也就是现在的山西柴油机工业有限公司,隶属兵器工业集团,专业生产高速、大功率柴油发动机。

548厂投入生产后为我国国防事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机动部队、机械化部队的建设和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活跃在越南北部的我国机械部队都能看到中原机械厂的身影。进入70年代后,美苏关系恶化,大有第三次世界大战到来的趋势。为了应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到来,军队需要大量的设备,特别是机械化部队所需的大物件设备,使得中原机械厂进入建厂以来的鼎盛期。

进入80年代,美苏关系逐步缓和,国际环境不再像前10年那么紧张,中原机械厂从军工逐步向民用转变。苏联被美国忽悠一番后苏联将军事对抗转向军事合作,结果导致军工与军事一落千丈,最后没有社会主义老大哥的脾气,更没有与我国死磕的勇气。从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屯兵于东北边境的百万大军因经济困难而调走,国际环境一片明朗。90年代初苏联的垮台,国际环境进入和平时期,中原机械厂也将从山沟沟搬迁至市区。

进入90年代,苏联从原来紧密的组织国家向松散的联盟国家转变,说是联盟国家其实就是苏联已经不复存在,中苏边境紧张几十年逐步转向缓和,没有边境冲突压力的中原机械厂于1992年搬迁南阳市区。国际环境缓和的同时国家领导对军队建设提上日程,对国家与国际深入研究,认为军队过于庞大对国家经济建设带来一定的阻碍,于是做出裁军的决定。军工也是军事的一部分,此时的军工产品已进入过剩状态,对军工企业进行优化改造。

中原机械厂搬迁至市区,在经济建设浪潮中没能将自身优势转化成民用产品,最后无法在社会立足,苦苦挣扎10年后于2003年宣布破产,并入中光学集团。中光学集团可不简单,是我国最大光学薄膜生产基地,更是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基地,只是脱下军工帽子后,感觉没有三线时期那种浓重的神秘感和使命感了。

近万人的生活区,短暂的3年时间里不仅把厂区和办公楼建好,职工宿舍楼、医院、银行、邮政、俱乐部、礼堂、学校、菜市场、广播站、保卫科、派出所、武装部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近万人在山沟沟里生活、生产,使得远离城市的喧嚣在这里成为奢望,此时的这个山沟沟就是一座军工城市。

办公大楼,这里办公起码的都是部门主任以上的领导干部,车间主任要是没有重要事情向领导汇报绝对不敢走进来。军工是很严肃的企业,也是组织严密的企业,容不得任何人脱岗和松懈。要是车间主任有部门主任的脾气降级处分还算小事,严重地脑袋吃花生子都有可能。让人望尘莫及的办公大楼也经不住岁月的洗礼,终究还是被人们所遗弃。

50多栋职工宿舍楼没有人居住,大部分已经出现坍塌。近万人的生活区目前已不足百人,而这百人当中大部分都是当地的村民。中原机械厂迁至市区后交给地方,老厂址原有的厂房和办公楼以及宿舍楼等也进行过招商引资,但因商业价值不大,没有起到任何效果。中原机械厂的老厂区要是任其自然风化,恐怕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会是一片废墟。

三线企业,三线厂,军工厂,对于上世纪来说是个神秘又神圣的地方,若不是国际环境的改变,想必我们普通人都不知道有这样的地方。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使得很多原来保密度很高的企业不断曝光,三线厂不再是让人望尘莫及的地方,而是让人了解特殊年代的一处工业变革基地,更是了解我国工业进化史的文旅之地,喜欢游玩三线企业的有机会何不来走走,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相关资讯

河南最抢手的县叫襄城,两地市争夺半个世纪,襄城县归平顶山好还是归许昌好?

在河南,最为抢手的县是襄城县。近半个世纪以来,它被许昌市和平顶山市两地争来抢去,不可开交。襄城县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值得平顶山和许昌两地争得你死我活?争夺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又有着怎样的现实考量?襄城县汝河作为被争来抢去的对象,襄城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抓好新兵起运工作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人武部在抓好役前教育的基础上,为帮助新兵打牢从军报国思想根基,尽快适应部队生活,强化依法服兵役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该人武部党委结合当前疫情防控要求,统筹谋划、科学研判,坚强队伍、精准组织,通过模拟部队新兵连集训模式,让“

重大利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河南许昌)实施方案获批

大河报记者 段伟朵 (图片源自网络)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省政府同意,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河南许昌)实施方案出炉!10月22日,记者获悉,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河南许昌)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城

河南沿黄多地迎来“颜值巅峰”全国2/3以上白天鹅都到三门峡越冬

巩义有企业在环保上投资上亿元紧邻黄河的张庄村,村居环境大大改善三门峡是黄河入豫的第一站,近年来复合型生态廊道功能彰显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孙科文/图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出“让

河南日报头版头题报道 三门峡:绿色发展 新机焕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小萍 王雪红初冬时节,三门峡市境内的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层林尽染,不远处的黄河岸边,迁徙而来越冬的白天鹅正在翩跹起舞。在小秦岭山脚下,国投金城冶炼有限责任公司的大门外,运送精矿石的大货车排起了长龙。“公司日处理2000

从“马上办”到“马上干”!河南焦作马村区助企果断“上新”

政府“马上就办”,助力企业“马上就干”。近日,焦作聚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能能源公司)不仅在马村区连续追加投资,还介绍两家上游企业到马村发展,共同为马村区经济发展助力。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增资扩产的勇气从何而来?“马村区服务企业,

河南商丘梁园区公布一名密接人员活动轨迹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1月2日发布公告称,2022年1月1日20:40,商丘市梁园区疫防办收到平原街道报告一红码人员秦某,于2021年12月26日乘坐G1897次列车05车(G1897和G1900为同

“中原粮仓”河南西平万亩高标准农田迎来首个丰收季

图为河南省西平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小麦开镰。 赵永涛 摄图为河南省西平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小麦开镰。 赵永涛 摄中新网郑州6月2日电 (王宇)当下正值中国粮食大省河南麦收时节,素有“中原粮仓”之称的驻马店市西平县小麦主产区遍地金黄,麦浪翻滚。6

南召这个“山区小县”,为何能让外县望尘莫及、羡慕不已呢?

文化一词的含义大如天,微如尘,真可谓是一言难尽。就我县来说,什么叫官方文化,什么叫民间文化,什么叫历史文化,什么叫民俗文化,很难说清楚。我县虽然是个山区小县,但在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淀却不能小看。例如:我们县有珍贵的地质史料、杏花山猿

信阳,矛盾的河南人

丨在河南特立独行的信阳丨▲ 信阳。图/网络-风物君语-最没有河南气质的河南城市关于河南的身份认同,信阳人向来很是矛盾。信阳有多矛盾?矛盾在怀疑自己属于南方还是北方;矛盾在恍惚自己究竟属于河南还是湖北;矛盾在自己为何不会说河南方言;矛盾在米饭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黄鹤楼酒资讯网爵士舞培训网钦州坭兴陶官网黄骨鱼养殖短毛猫资讯网今日驻马店书法艺术官网尚太科技股票商标注册查询官网生物科技网中秋节气网今日安庆爱婴岛母婴长空之王电影网何润东影迷网
今日南阳网-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阳淅川是世界最大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所在地和重要的核心水源区之一。南阳历史文化厚重,是楚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三顾茅庐、羊续悬鱼、盘古神话、牛郎织女等典故或传说皆发源于此。
今日南阳 17792.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