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01:18:18 | 浏览:2677
万亩玉兰竞相开放。
近年来,南召县把发展优势特色乡村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任务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民生工程,紧紧抓住发展乡村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这一关键点,依托资源优势,围绕苗木花卉、食用菌、中药材、柞蚕、酵素、艾草等6大特色产业,探索实施“林+N”生态扶贫,创新“林蚕菌、林苗景、林药果、林养游”4个一体化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全县共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953家,建成特色产业基地85个,蚕茧产量25万公斤,香菇5700万袋,苗木花卉37万亩,中药材55万亩,四大特色产业产值达15.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共带动1.3万农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产品质量持续提升。全县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45个,认定绿色有机面积28万亩,落实绿色有机奖补资金245万元。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大力推广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2020年2月24日,河南省首家带合格证的南召有机蔬菜进京;2020年2月27日,河南省第一批带合格证的南召有机黄金梨捐赠武汉。
特色品牌持续叫响。全县共培育国家级农业品牌3个、省著名商标12个、市知名农业品牌10个,“中国柞蚕之乡”“中国辛夷之乡”“中国玉兰之乡”“中国酵素之都”进一步叫响。南召县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河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十快县,南召县乔端镇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党建引领持续增强。将全域党建理念引入特色产业发展全链条,全县共组建215个产业联合党组织,5588名党员成为产业发展示范带头人,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组织保障。全域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在全市推广交流。
南召县创出的林果药、林蚕菌、林苗景和林养游一体化“林+N”示范基地辐射带贫新路子,先后被河南电视台、河南经济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成为全省推广的农业产业扶贫十大典型模式之一。2020年争取到全省乡村振兴专项债第一单2亿元,为实施产业振兴打下了良好发展基础。
编辑:齐 杰
初审:陈晓璞
终审:禄远鹏
万亩玉兰竞相开放。近年来,南召县把发展优势特色乡村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任务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民生工程,紧紧抓住发展乡村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这一关键点,依托资源优势,围绕苗木花卉、食用菌、中药材、柞蚕、酵素、艾草等6大特色产业
今年来,大观区始终坚持以“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为统领,以培育新兴业态、推动三产融合为主线,积极探索农村产业发展路径,在“创建示范园区、打响农业品牌、促进政策落实、提升服务水平”下足功夫,呈现出“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收”新局面。一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含山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07元,同比增长11.2%。下好产业兴农“先手棋”江淮之间,食宝含山。含山,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在含山县林头镇义城村,望着长势喜人800亩水稻,种粮大户沈启亮脸上的笑容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通过景区强大的带动功能,把周边村落作为景区休闲、观光和民宿文化体验承接区。刚刚过去的国庆七天长假,石台县仁里镇缘溪村可谓是人潮汹涌、热闹非凡,风景变为“钱景”,当地旅游扶贫的路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与优化。10月
央广网济南6月18日消息(记者陈恺 韩森 桂园)眼下,山东省新泰市的1.2万亩百合花进入盛花期,一朵朵、一片片百合花相继盛开。这里的百合花颜色有20多种。为了迎接建党100周年,由百合花组成的数字100、国旗、心形等图案也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
山下有小桥流水,山间有呦呦鹿鸣。在下村乡鹿鼎山万头梅花鹿繁育基地,数十栋鹿舍有序排列,每当旭日东升、夕阳西沉时,鹿群肆意奔跑的身影伴随着阵阵悠远明亮的鹿鸣,成为山林间一道美丽的风景。近年来,为加快全县畜牧业结构调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农业农
10月11日,在山东省临清市一生物医药科技公司接种室内,工作人员给菌棒接种桑黄菌种。山东临清市围绕黄河故道和古桑种植历史底蕴,开展以桑产业为基础的三产服务业,打造桑黄种植区、加工区和文化旅游精品区。目前全市发展桑黄人工栽培面积1100亩,年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9月15日讯(记者 郭恒瑞) 棉花是成武县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结构的改变,棉花生产成本大幅攀升,植棉效益不断降低,棉蒜传统产业模式发展乏力。近年来,菏泽市成武县大力推进蒜后、麦后直播棉花
10月23日,以“迎金秋、庆丰收、强产业、促转型”为主题的2020年朔州市平鲁区双碾乡牧草基地庆丰收活动在东港村举行。本次活动在对禁止焚烧秸秆,保护生态环境作大力推广和宣传同时,积极引导老百姓发展经济,懂法、守法,保护绿水青山。活动现场,
哭泉镇淌泥河村位于铜川市宜君县城以南12.5公里处,210国道穿境而过。 区域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00亩,辖4个村民小组176户577口人,党员25人。全村主导产业以种植玉米、核桃为主,核桃园800亩。淌泥河村2016年成功创建
近日,记者航拍三峡工程农村移民大村五土村,独具巴渝特色的农家小院山环水绕,沿江蜿蜒的滨江长廊,如一条玉带,串联起了亭台、木屋、广场,成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