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01:26:05 | 浏览:1903
邓州,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原古城。河南省的西南大门,历史上的郡据地和军事重镇,全世界华裔“邓姓”发源地、医圣张仲景的故里。
岁月流金,时光更迭,拥有6400多年历史的邓州演绎着世事沧桑。近年来,我市相继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国家生态城市和省级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的“六城联创”工作也取得了喜人佳绩,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原腹地丹水明珠。
30年前的邓县,城旧、路窄、楼矮,人们为生计而忙碌。30年后的今天,这里城美、路畅、楼高,人们为品质生活而追求。
把岁月时钟拨回到1988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邓县设立邓州市,这是我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刻。
30年一路走来,在穰原丰沛的土地上,一幅幅壮丽画卷映入眼帘,一个个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强势崛起,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是一座崛起的新城,发展与建设的号角声声入耳。
农业经济 沧桑巨变
“以前一直种传统农作物,收入低,遇到干旱、洪涝、病虫害等,种地还要倒贴。”张俊芳是孟楼镇长乐村村民,孩子在外打工,家中只剩自己和妻子。他说:“今年把土地流转出去后,每亩地租金600元,爱人去保洁公司上班一个月1000多元,两人现在一年能收入五、六万元。”
“前年听说家乡开始土地流转,我立刻回乡,承包了近2000亩土地种植艾草。”河南荣俊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俊贤说。她一直从事艾草加工,由于品质好,艾草产品在全国销量很大。“今年初,我在孟楼又建起了艾草厂,准备生产艾绒、精油等产品。”周俊贤告诉记者。
自撤县建市以来,邓州市不断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千方百计促生产、调结构,大力实施富农惠农政策,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应用现代农业生产机械,推广科技服务和农村信息化,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2017年,粮食总产量已达到118.9万吨,年均增长3.5%,实现了从“温饱型”向“优质型”转变,为稳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工业发展 风生水起
走进邓州市产业孵化园,一排排新建的标准化厂房整齐划一,宽阔的道路纵横交错,各种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
在德同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各式各样新颖别致的数据线缆琳琅满目。“我们公司产品主要有计算机周边设备线缆、通讯线缆、网络数据线缆及汽车行业线缆等,产品出口到欧美海外市场。”该企业负责人介绍说。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如果不创新就会停滞不前。”市永泰棉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段振献说。作为邓州市棉纺行业的佼佼者,永泰棉纺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培育品牌,新型智能纺纱车间被评为“2018年河南省智能车间”。“目前我们引进了国际上最先进的全自动紧密纺精梳纱设备和全自动络筒机,实现了纱线全程监控,获得了更好的筒纱质量和经济效益。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智能制造升级,加快品牌建设,把永泰棉纺集团公司建设成为既有规模竞争实力,也有永续经营能力的科技型、环保型、智能型现代化企业。”段振献说。
近年来,邓州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创新发展为引领,着力发展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工业企业集聚发展。2017年,全市16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40亿元,较同期增长12%;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亿元,较同期增长9.5%;形成了以零部件制造和纺织服装两大主导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结构趋优、活力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城市建设 日新月异
夜幕降临,华灯竞放,在湍河国家湿地公园广场上,休闲的市民随着舞曲的节奏翩翩起舞……
“10年前,这里是一片废旧的土坡,几条坑洼不平的小路,现在已建设成为干净漂亮的公园和宽敞平坦的大街,变化实在太大了!”家住市内明园小区的退休老干部王大爷,谈起这些年的变化感慨万千。
“以前我从裴营乡到邓县城,一条礓石沙土路,骑自行车需要半天时间。现在坐上汽车不到20分钟,没来得及眯一觉就到了城区。”72岁的裴营乡幸福村艾大爷告诉记者。
从破旧矮小的茅草房到宽敞舒适的新家园,从臭气熏天的污水沟到鲜花盛放的水岸美景……一条条宽阔整洁的道路、一幢幢崭新靓丽的高楼、一个个优雅宜人的住宅小区、一排排郁郁葱葱的风景树木,见证着我市30年来的发展变化。
我市坚持“共建共享”原则,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城乡发展格局;环境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园林绿化建设持续有力,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框架拉大到40平方公里;统筹城乡发展实验区建设如火如荼;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镇化率提升到40.28%;2017年,全市常住人口增加到141.5万人。
二广、豫鄂、沪陕三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郑万高铁、蒙华铁路、通用机场等重大交通工程提速建设;公共交通成为省级公交优先示范市;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卫生事业全面改善、社会保障事业逐步完善。
30年风雨,30年变革,30年绘就一曲改革开放的发展之歌。回首过往,写不完的峥嵘岁月,道不尽的感动时刻,在取得骄人业绩的背后,凝聚着成千上万邓州人拼搏的汗水和激情。从泛黄的书页中、从褪色的老照片上和旧式音像资料中,我们触摸到我市撤县建市30年的发展脉络,这是全市人民万众一心,撸起袖子奋斗出来的丰硕成果。
30年,弹指一挥间,邓州从峥嵘岁月走来,正向幸福的未来迈进。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建设新时代丹江口库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引领下,承载着178万人希冀的邓州,正在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以敢为人先的奋进激情、勇争一流的豪迈气概、务实苦干的工作作风,踏着铿锵的步履,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郑雪 邓州头条)
文/全媒体记者廖济堂中国江西网讯 7月9日上午,鹰潭市余江撤县设区揭牌仪式举行,余江县自此更名为余江区。余江区党委、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政协、纪委、监察委于当天挂牌,区直属各部门、各单位、乡(镇、场)也将陆续挂牌到位。余江撤县设区后,区的
澎湃新闻记者 高宇婷近日,浙江嘉兴市政府官网发布了《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其中明确,嘉兴市将有序推进行政区划优化调整,稳妥实施撤县(市)设区、镇改街道、村改居等,力争市本级人
来源:开封网开封网讯 全媒体记者焦宇炜报道 10月19日,时值开封市第37届菊花文化节、第四届两宋论坛正式拉开帷幕之际,祥符区委、区政府召开祥符区撤县设区五周年表彰大会,共同庆祝祥符区撤县设区五周年,对为祥符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
由林业部门唱“独角戏”,迈向党政同责、协同发力、齐抓共管的“大合唱”。永城市设立四级林长制,不仅形成了权责明确、保障有力、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林草湿等生态资源保护机制,还有力推进了林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河南永城破解平原地区科学绿化
“州”“府”均为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其中“州”最早为地理区域划分,先秦时期我国被划分为“九州”,西汉汉武帝将全国分为十三刺史部,这十三刺史部多以古代州名为名,因此又被称为“十三州”。十三州部最初为监察区,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东汉末演变为行政区,
编辑丨日照市检察院新媒体工作室中国共产党日照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于2月14日上午在市会展中心礼堂隆重开幕,刘星泰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日照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的题目是:《勇担使命 奋力赶超 为建设美丽富饶、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新
网上流传的照片大众网菏泽4月1日讯(记者张鹏)今天开始,一张《关于做好撤县设区有关准备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照片在网上被网友大量转发,许多菏泽网友质疑这张照片的真实性。大众网记者从定陶区宣传部证实了这一消息,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
澎湃新闻记者4月12日从民政部获悉,民政部已于近日批复同意撤销河北省平泉县,设立县级平泉市,以平泉县的行政区域为平泉市的行政区域,平泉市人民政府驻平泉镇府前街17号。新设立的平泉市将由河北省直辖,承德市代管。平泉县委相关负责人4月12日下午
沁水县县城新貌沁水县南阳村沁水县综合展馆下沃泉童年小镇沁水县龙港镇青龙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园林沁水杏则徒步文旅小镇山西易高煤层气有限公司厂区夜景湘峪古堡“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来源:【新华日报】近年来,在中央和苏陕两省部署要求下,盐城市大丰区、陕西省宜君县结对帮扶,成立大丰区对口帮扶宜君县工作组。工作组充分利用江苏文旅系统的资源优势,多次邀请旅游专家,在宜君举办旅游产业转型提升专题培训,协助编制《宜君县“十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