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02:24:58 | 浏览:350
全媒体记者 王松林 陈向革 张 空
8月3日,卧龙区城市更新提质改造项目之一的南阳化纤纺织厂区域改造项目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该项目定位为“新田360商业+高端住宅”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商业近5万平方米,解决安置困难职工1900余人。
“城市更新,是关乎人居环境改善、城市形象提升的大事,卧龙区遵循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副中心城市的战略规划,高质高效推进这项工作,全力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卧龙区委书记吕志刚说。
近年来,卧龙区城市更新亮点频现,引发全市上下强烈关注——
乔官庄中州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占地336亩,建成后可容纳近4万人居住生活,将是集居住、办公、商务、购物、文化娱乐、社交休闲为一体的超大城市综合体;
南阳市印刷厂区域旧区改造后,将丰富城市服务设施,布局城市新业态,完善提升城市功能,补齐卧龙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独山出入市口改造,卧龙区3天完成群众房屋测量认定,7天签约119户,16天完成7.4万平方米建筑拆除及垃圾清运任务;
淯阳桥重建工程,卧龙区率先拆除红线内区委建筑物,15天完成65户民房拆除和1.6万平方米垃圾清运工作!
卧龙区位于南阳主城区,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大量存在。今年初召开的卧龙区委七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卧龙区委提出了强力推进“城市更新提质”行动,按照“精筑城、强功能、兴产业、广聚人”的要求,深入实施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
有解思维,破解难题。卧龙区先后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建设,中国铁工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十多家央企,绿城、融创、建业等品牌房企,广宇、明伦等本土地产商成为合作伙伴。今年3月,5家央企联合投资花落卧龙,规划面积约9.02平方公里、总投资116.79亿元,创下了南阳城市更新的新标杆。
城市更新提质工作开展以来,卧龙区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相关部门协同作战,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规划引领、拆改并进、精准施策、压茬推进,谋划包装了十大片区60多个改造项目,辐射71.2平方公里,总投资额达335.5亿元,涉及征迁5.1万户,涉拆各类建筑物1687.5万平方米,安置面积701.2万平方米。目前十大片区共完成签约3500余户,拆除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约10万平方米。
老旧小区改造,卧龙区推行“一区一策、一楼一策”,2022年高标准、高品质改造提升87个项目,涉及287个楼栋8423户80.92万平方米。
城区绿化,硕果累累。卧龙区沿白河右岸、高速路口、主次干道打造仲景大健康主题公园、廉政文化主题公园,新建中型游园5个、小型游园20个,改造提升游园31个,实施“十万法桐进城、十万香樟进城、百万月季进城”工程,基本实现了“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的宜居目标。
“通过城市更新推动建设大提速、经济大繁荣、管理大升级,卧龙区在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副中心城市的主战场承载力将会显著提升。”卧龙区区长杜勇信心满怀。
洛阳市教育局权威发布洛阳市最新小学、初中划片范围赶紧跟小编一起了解详情涧西区(含高新)西工区洛龙区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瀍河区老城区重要消息转发扩散让更多的家长看到
本文所有数据来自网络,不可作为官方发布的真实情况,同时也是小编自己个人的一点看法,如有不同声音,请私信或者评论,谢谢大家。本文内容,是小编原创。安徽近年来发展迅速,今年上半年GDP总量已经进入全国10强,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安徽任何一座城市。近
说起安徽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合肥、黄山这些地方,其中有一座城市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甚至知名度都比不上阜阳、蚌埠,这座城市就是宿州,对于外地人来说,宿州没什么让人记忆颇深的地方,名气还不如下面的砀山,好歹砀山梨还是有些知名度的。宿州堪称安徽最没存
(图说避暑山庄,晨雾)承德,有着形神兼备的气质。深厚的人文历史、秀美的自然山水、古朴的民风民情,构成了一道集生态风光、宗教文化、历史遗迹、自然资源于一身的靓丽风景,令远方游客无不流连忘返、陶醉其中。(图说承德夜景)(图说承德-山城新姿)巍峨
为贯彻落实省、市造林绿化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要求,复兴区以承办好第四届河北省园林博览会和第五届邯郸市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按照“生态优先、绿色转型”的总体思路,以加快建设邯西生态区为目标,深入推进实施春季“绿美复兴”攻坚行动。截至目前全区已
泽州探路:乡镇道路城市化管理如何兼容? 2018年 5月8日,泽州县人民政府下发了一个通告,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这则通告的主要内容是:泽州县将对南村镇、金村镇、巴公镇实行城市化交通管理。 “对乡镇道路实施城市化交通管理,行吗?”有人提出异
大量珍稀树种被违规砍伐无人来管,记者举报遭遇“灵魂拷问”、让护林员调查案件却被要求支付其劳务费……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细节源自7月4日晚央视播出的《焦点访谈》。在节目中,海南五指山市大量未成材黄花梨被明目张胆的偷砍滥伐,就连野生黄花梨也难逃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