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丨南阳宛城区:医圣故里焕新彩

时间:2022-10-02 02:56:34 | 浏览:525

医圣祠正门外景。李栀子 摄医圣祠文化园一期园区已现雏形。李栀子 摄车间里,工人们正娴熟地生产艾产品。李栀子 摄前言恰逢其时,当不负韶华。去年以来,南阳市宛城区围绕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实现中心城区“起高峰”的奋斗目标,在知重前行、砥砺奋进

医圣祠正门外景。李栀子 摄

医圣祠文化园一期园区已现雏形。李栀子 摄

车间里,工人们正娴熟地生产艾产品。李栀子 摄

前言

恰逢其时,当不负韶华。

去年以来,南阳市宛城区围绕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实现中心城区“起高峰”的奋斗目标,在知重前行、砥砺奋进的全新赛道奔跑冲刺,不断以“加速度”助推社会经济跨越发展。

作为南阳中心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圣祠文化园建设加快推进,南阳新机场、白河中心港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宛城,宛城已经成为“中心”的中心、“枢纽”的枢纽,这势必带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壮大发展。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宛城区是医圣祠所在地、仲景文化汇聚地,深入挖掘仲景文化内涵,叫响仲景文化品牌,是宛城的使命担当,也是重大历史机遇。

当前,宛城全区上下感恩奋进、团结一心,不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中医药产业壮大发展,让仲景文化的“软实力”成为中心“隆起”的“硬支撑”,进一步推动宛城扩大开放、跨越崛起,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贡献宛城力量。

重现中医祖庭盛景建设副中心城市文化新地标

温凉河与汉城河交汇的水岸西畔,坐落在南阳市宛城区仲景路上的医圣祠,作为全国唯一的张仲景墓祠纪念地,享有中医祖庭之誉。

5月12日,笔者来到医圣祠,从门前拾级而上,穿过巍然耸立的汉风子母阙,一路行至主殿前,有着460多年树龄的凌霄花状若凤凰、展翅欲飞。更有苍柏、翠竹和药草分布其间,古朴的楼阁亭台与碑刻、匾额、楹联相映衬,一道构成仲景文化的“根魂神韵”。

医圣祠坐北朝南,以红墙相围。墙外,医圣祠文化园建设正酣。

在以医圣祠为依托的一期项目区域,汉代风格的主体建筑——张仲景博物馆已经封顶,形成了风格一致的“祠、墓、馆”新中轴线。

不远的将来,恢复医圣祠历史盛景后的文化园,将更好地传承仲景文化的历史记忆,并打造更富有人文内涵的中医药文旅项目建设,为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南阳增添一座世界级文化地标。

不负嘱托

打造中医药文化高地

仲景先师,泽被后世。以纪念张仲景而建的医圣祠,曾在明清时期位居古宛城“核心地段”,不但占地广,且在历史上留下诸多特色景观的记载,至今仍是南阳中心城区两大文化地标之一。

医圣祠里,平均每天有上千名游客前来参观拜谒。每年正月十八张仲景诞辰纪念日能迎来5万多人。

立足文化传承,打造全球中医圣地。作为南阳中医药强市战略“两地一都”的支撑性项目,建设医圣祠文化园是万众期盼、民心所向。

医圣祠文化园建设启动后,被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项目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中予以重点支持。去年7月,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发出高质量、高规格建设医圣祠文化园的动员令,市、区两级成立主要领导挂帅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按下了工程建设的“加速键”。

宛城区作为医圣祠文化园项目所在地,承担着高质高效建设工程的重大责任。该区邀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吕周等国内顶尖专家组成团队,对文化园规划设计进行全面优化提升。

张仲景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刘海燕告诉笔者,医圣祠文化园将聚焦“仲景、中医、文化”主题,打造传承仲景大爱精神、弘扬中医文化、引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龙头项目,凸显医圣祠的唯一性和在中华文明谱系中的坐标价值,将成为南阳打造全国中医药文化高地的人文新地标。

“医圣祠到了明清两代,经过了从民间到官方的修葺,形成了较大的祭祀规模,香火旺盛。到了民国建立前,医圣祠已经有祭田600亩,达到南阳民间祭祀的顶峰。”刘海燕说,提升后的医圣祠文化园规划方案充分尊重历史传承,将恢复史志中“三亭三拜、十八景致、天医九星、鹿鹤同春”的空间结构,不仅在建筑风貌上响应“地标”建筑的要求,更是在细节上还原明清医圣祠的文化记忆。

隆起“高地”

引领中医药文贸服务

5月12日,高51米、空间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医圣祠文化园主体建筑——张仲景博物馆顺利封顶,呈现在世人面前。

“博物馆顺利封顶标志着工程建设实现了重大进展。”医圣祠文化园项目总工程师董鹏说,现在,他们加班加点建设坐堂行医馆、纪念碑亭、连廊等中轴线主体建筑,“每天有1100人次轮班施工、60余台机械昼夜不停。”

医圣祠文化园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涛介绍,按照优化提升后的建设规划,医圣祠文化园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总面积约689亩。根据功能布局,园区划分为两大部分,一区“文化传承区”为核心区,占地432亩,二区为“产业发展区”,目标是建成独具一格的全国性、世界级中医药文旅综合体。

其中,“文化传承区”着重打造医圣祠人文景区,将兴建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医圣馆、仲景书院、中医药(科普)体验馆、仲景国医馆、中医抗疫馆、中药标本馆、坐堂行医馆、朝圣广场、医圣山、医圣廊桥,恢复中轴线、医圣祠历史十八大景观等,与医圣祠形成完整的医圣文化传承脉络。

“产业发展区”主要功能有中医药服务贸易、产业孵化、药企总部研发、文旅和文创融合、会议会展、医疗康养、艾产品交易、配套服务等。

医圣祠文化园项目是南阳市重抓重推的民生项目。“项目建设充分体现了南阳市委、市政府全面振兴中医药事业的坚定决心。医圣文化园建成后,集馆、院、祠于一体,融文保展览、商贸观光、诊疗康养、科研创新等功能于一园,将真正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地。”宛城区委书记袁钢表示,医圣祠文化园项目是全区重点项目的重中之重,作为项目实施主体,他们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再次提高规划设计标准,突出“祠、馆、院”重点特色,全力保障工程进展节点。

此外,依托仲景文化和医圣品牌,宛城正谋划实施“医圣药膳”“祭拜大典”和医疗康养、文旅文创等一系列中医药文化服务项目。

杨涛告诉笔者,按照节点进度,今年年底,医圣祠文化园一期项目全部主体建筑将封顶,到2023年5月中旬实现开园,适时启动二期项目建设,力争明年年底开园运营。

一树凌霄又繁花,汉风古韵承辉煌。

在医圣故里南阳,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脉络越发清晰,打造“全球中医圣地”目标的信心越发坚定。以千古名胜医圣祠为核心,仲景的根与魂、人与脉在此汇聚,古老的宛城大地将隆起仲景文化、中医药产业相融合的新高地。

叫响特色康养品牌打造中医药的“诗和远方”

药香扑鼻的仲景经方养生药浴、随时可供饮用的中医养生茶、古色古香的中药讲堂室……走进“南阳市康养旅游基地”之一的龙湾温泉旅游度假区,游客很容易被这里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中医元素吸引。

在中医祖庭医圣祠所在地,中医药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南阳宛城区,随着仲景文化的广为熟知,中医康养项目受到的关注愈发广泛。龙湾温泉度假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保林介绍,近两年,已有近1.7万人次的市外旅客慕名而来,到此体验中医康养项目,其独有的仲景配方养生汤料温泉使其成为市民温泉理疗的理想场所。

龙湾温泉旅游度假区的良好发展是南阳市宛城区强力推动中医康养产业的缩影。得医圣精神风尚,激活资源禀赋。近年来,当地依托仲景文化优势,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发展中医药康养健康发展的一剂“良方”。

温肾补阳汤、健脾暖胃汤、温经活络汤、舒筋壮骨汤……在龙湾温泉的仲景经方养生汤泉区域,每个汤池都有自己独特的名称,也有其独特的功效,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汤池,以达到康养的目的。因其多样化的选择和良好的舒适感,备受游客青睐。

“说到经方养生汤泉,其实与中医中药浴有异曲同工之处,是传统中医外治疗法的精髓,它是用药液浸泡身体的某些部位或全身,利用药疗、水疗、热疗对皮肤、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透皮吸收,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龙湾温泉研学部主任张朋介绍。

“将中医药文化,特别是南阳当地的仲景文化和康养产业相结合,一直是我们打造的重点。紧紧围绕以‘康’为主题,‘养’为特色,‘游’为纽带,结合南阳仲景文化特色,我们打造了打造出独有的仲景金方汤泉系列产品。”张保林表示。

以仲景文化为核心,推动康养产业多元化发展。在宛城区,除了养生药浴,同样受人关注的,还有药膳产业的发展。很多来此游玩的客人都会选择品尝独具特色的养生药膳。

相关资讯

追寻初心不负使命牢记嘱托奋勇前行金东区四套班子领导开展初心之行

9月17日上午,金东区委书记李雄伟带领区四套班子领导赴曹宅镇雅里村和市档案馆,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追寻初心、牢记嘱托”专题集体活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点赞雅里重要讲话精神,在倾听历史回响、追寻红色记忆、重温入

婺城区65个老旧小区改造后迎“蝶变”,居民感受“幸福来敲门”

什么是幸福?是加班回家后的一碗热汤,是不经意的回眸看到和善的微笑,还是一家人在一起的热闹与温馨……一千个人对幸福就有一千种解读。而对老旧小区的居民来说,幸福是什么?是楼道干净亮堂了,是楼前多了一处小花园,是无论时代多久远,总有人惦记着、付出

河南鹤壁山城区新增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公布

9月5日,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在集中隔离人员核酸检测中发现1例无症状感染者。其活动轨迹公布如下:无症状感染者7:男,山城区红旗街街道朝阳小区居民,宝马集团发电岗位工人,系无症状感染者6的同住亲属。8月27日,9:40到建设街建设粮油烟酒百货店

鹤壁市山城区审计局开展“五查五促”能力作风提升专项行动

河南经济报 记者 曹永飞 通讯员 唐显 王欢为解决审计干部队伍在政治意识、能力素质、纪律作风、机关建设等方面问题,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近日,鹤壁市山城区审计局开展了“五查五促”能力作

关于榆林市横山区主城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静态管理实战演练的通告

为全面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提升疫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横山区主城区发生疫情后能有效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以最果断有效的措施坚决防止疫情外溢,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经区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研

视力损伤流行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这些护眼知识要牢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13日)是世界视力日,也叫做世界视觉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防盲协会等多个全球公益组织共同发起的,旨在提高公众对盲症和视力损害的重视。六种中老年人易发易致盲眼病需关注研究表明,眼部疾患和视力损伤流行率会随年龄增

世界视力日丨视力损伤流行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这些护眼知识要牢记→

今天(13日)是世界视力日,也叫做世界视觉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防盲协会等多个全球公益组织共同发起的,旨在提高公众对盲症和视力损害的重视。六种中老年人易发易致盲眼病需关注研究表明,眼部疾患和视力损伤流行率会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老人比年轻人

世界视力日丨这些护眼知识要牢记

今天(13日)是世界视力日,也叫做世界视觉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防盲协会等多个全球公益组织共同发起的,旨在提高公众对盲症和视力损害的重视。六种中老年人易发易致盲眼病需关注研究表明,眼部疾患和视力损伤流行率会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老人比年轻人

世界视力日丨视力损伤流行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这些护眼知识要牢记

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13日)是世界视力日,也叫做世界视觉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防盲协会等多个全球公益组织共同发起的,旨在提高公众对盲症和视力损害的重视。六种中老年人易发易致盲眼病需关注研究表明,眼部疾患和视力损伤流行率会随年龄增长而上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古玩收藏网天秤座第一星座网蓝月亮洗衣液评测网雀巢咖啡品鉴网云服务器技术网羽毛球运动网墨西哥旅游网爱尔兰旅游网永久公路车蘑菇街女装资讯网桌球台球运动网单依纯歌迷网泸州老窖A股皮革人才网NBA赛程网
今日南阳网-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阳淅川是世界最大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所在地和重要的核心水源区之一。南阳历史文化厚重,是楚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三顾茅庐、羊续悬鱼、盘古神话、牛郎织女等典故或传说皆发源于此。
今日南阳 17792.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