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03:00:07 | 浏览:584
城市是有记忆的。城市是有温度的。
城市是有轨迹的。城市是有性格的。
南阳这座城市的变迁,究竟经过多少岁月的锤打与淬炼,才变成今天这副模样?
三张南阳地图,带你了解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1
第一张地图:光绪三十年(1904年)南阳城四关图
这张地图是许多老南阳人记忆中的南阳城。状似梅花,开在白河畔。外面的寨墙,里面的城墙,把南阳城层层裹在里面。
南阳城在近代是一座南船北马的城市。顺着白河,行船通往汉水,可以到长江。有方便的官道,北上汴洛,西通武关,直达长安。
当年刘邦打天下,就是过的南阳。时间紧迫,刘邦想放弃攻打宛城,直接西进,被身边的张良拉住,说:“今不下宛,宛从後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
不过南阳这个地方,三面环山一面水,尤其在近代,不通铁路,老百姓想走出南阳,不容易,外面的商品想进来,也不容易。所以一直到九十年代初,南阳人还叫肥皂为“洋碱”,把煤油灯叫成“洋油灯”。
近现代的南阳,一批地方宿儒乡贤,如杨鹤汀、张嘉谋、彭禹廷、别廷芳、陈重华等人,在地方兴办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后进,所以南阳虽然封闭落后,频受兵匪侵扰,教育不落后,一百年来,走出不少名人,可谓一大奇观。
这也是我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为什么各方面不占优势的南阳,近现代名人辈出?
南阳的民间传说,说诸葛亮在南阳的四个角埋下了钉子。所以南阳特别稳,不会地震。这个稳,也体现在南阳的格局上,城墙外是寨墙,寨墙外是河流,河流外是大山,南阳城,易守难攻。清末的捻军,久攻不下南阳城,得益于梅花寨坚固的城防。
南阳的这条白河,顺着它,就能到汉口,到武汉,许多南阳人当年都是顺着这条水路,放眼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所以南阳的封闭又是相对的。
在这“八十一巷,七十二坑”的老南阳城中,府衙和文庙占据了南阳城心脏的位置,其中还星罗棋布着各类庙宇。保佑发财的财神庙,保出行平安,能发愿祈求生子的娘娘庙,有祭祀天皇、地皇、人皇的三皇庙,还有数不清的关帝庙、火神庙、马王庙、药王庙、烈女祠、二忠祠……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在南阳都能找到一个庙来保佑。
这些建筑代表着南阳城的法律、教育和信仰。
古时候的南阳官,享有美名。汉有召父杜母,羊续悬鱼。到了清末,更出了能吏顾嘉蘅,修建南阳城墙,抵御捻军,保卫了南阳一方水土。而清末民初的总兵谢宝胜,被革命党人赶跑,为表忠心而自尽,如果清廷不倒,谢宝胜大概也要被追谥名号,算是符合儒家伦理的忠臣了。
这些南阳官传说,至今是南阳城里的美谈。这朵状若梅花的老南阳城,是一代又一代南阳人成长的家,给了他们最初的敬畏和信仰。
没有高楼的年代,王府山是南阳城最高的“山”,南阳知府是最大的官,卧龙岗是最高的岗,白河水是最甜的水。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南阳人立白河野望,登独山抒怀,明月来相照,弹琴复楚歌。
2
第二张地图:1980—2000年初
其实南阳的城市框架,直到2000年之前,都深受梅花城格局的影响。变化并不大。
走出老城的框架,北边的七里园,白河南的枣林,寨外的东关、阁老庄,九十年代初还都是村庄。夜晚八点多以后,从东关寨外往西边车站去,过了新华路和人民路交叉口,就显得冷清。
往北,虽然说以老国道是边界,但光武路以北,已是大片村庄,当年的老飞机场,就在光武路和人民路以北。
往东,校场路和仲景路的路口,九十年代还是个很大的废品收购站,校场路一条街,印象是卖木材的,除了烟厂三库,也是村庄。新华东路的摩托市场周边,还是农田。独山大道是2000年左右才修的路。
往南过了白河,90年代初的白河南,夜晚很少人去。除了白河南的纱厂,人口稀疏。西边因为有火车站,相对热闹些,92年建了新华商城,很多南方人聚集在此做生意。
新华商城八卦阵的设计,不知道是不是和风水有关,大概国内独有。很多人一进去,就进了迷魂阵,难以同一个出口摸出来,想准确找哪家店,得靠摸索。
当年商城各类小商品都有,是南阳城内的日用商品集散地,汇集了大量南方商人,他们闲的时候喜欢躺在躺椅上打俄罗斯方块儿。有客户了就进店招呼,当时试衣服也很简陋,一块儿窗帘布扯一下,绑在货架的铁丝上,稍微挡一挡就是“试衣间”。
商城东门还有一排电子游戏铺,全是街机,里面常常挤满了人,多数是学生。在商城里,我还见过卖二手服装的小贩儿,往往一出新货,许多妇女去挑,生意也很好。
商城南门则出现了南阳第一家长沙臭豆腐的摊位,是一对小夫妻,一到下班放学时,人们争抢着把钱直接塞到这对小夫妻的手里,用万人空巷来形容吃臭豆腐的场景,一点不为过。
工业路是西边较早发展起来的一条路,相当体现南阳当年发展工业的决心。手头有一本87年版的小册子《南阳土特名产》,上面记录了一些南阳工业制品,有南阳汽车,小型磨粉机,金鹏牌手拉葫芦,时新布鞋,还有南阳电池……可谓一应俱全。当年名牌,而今安在?
我还记得94年南阳亚细亚刚开业的盛况,全城轰动。亚细亚,借用的是日语Asia的发音“亚细亚”,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很有“东洋味儿”,其模式也借鉴了日本八佰伴大卖场,发展连锁。
它与南阳老商场完全不同的风格,老商场当时还有很多柜台,买东西得麻烦售货员拿出来,亚细亚则是自选,装修也上档次,据说还有堪比空姐的售货员。
3
第三张地图:2018年的地图
2000年以后,南阳走上了大拆大建的快速路。
拆了商城,建了新华城市广场,炸了“五层楼”,建了鸿德购物广场(如今的豪盛)。原来南阳市区的老厂,经过了九十年代国企改革的洗礼,硕果仅存的也不多。又加上市区内地价升值,许多原来的老厂房,2000年以后,都盖成了楼盘。
04年宁西铁路开通。
08年,南阳成功申办农运会。
南阳像一只破茧的飞蛾,打破了原有的城市格局,奋力拉大框架,几乎是在城东建了一座新城。
城区的主干道也都得到了拓宽,随之而来的是大面积拆迁,当时南阳的思路是,利用农运会,提升城市硬件设施。农运会前后,南阳市区仅五星级酒店,一度就达到了五家。
十多年的大拆大建,大格局大规划,造就了如今的南阳城。
梅花寨成了嵌入城市地图的一个版块儿,需要仔细辨认,才能找到其隐约轮廓。梅花寨的寨墙,也经历了扩路时被拆毁,后又重建的命运,而南阳城许多有年代的建筑,甚至庙宇,都纷纷化为尘埃。
渐渐地,南阳城旧有的特色越来越不明显,南阳城变大了,变胖了,城市面貌变得和其他城市越来越相似,而且出现了城市病的症状。
上下班高峰期持续堵车,中心城区道路超负荷,停车困难。小时候一直觉得很宽的新华路,如今成了中心城区的鸡肋。不合时宜的主干道还有人民路、中州路(中段)、建设路、光武路等城区内核心路段。
白河的面貌也变了,变得更现代,白河上的桥多了起来,由原来的两座,变成三座,六座。南北的沟通变得更加紧密。
在这座新建的南阳城里,原先的农民和小贩,想在路边延续千百年来的小买卖,变得更加艰难,时常被赶来赶去。那座格局有些小,有些松散,但很温情的南阳城,已经一去不复返。
南阳还在城东新建了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府的功能正在逐渐向新区迁移。那里,就是未来新的市中心。
许多陌生的楼盘,围绕着规划中的热点片区,生造了一个个让人不知所云,甚至不符合中文语法的名字,以此彰显富贵。
我走在南阳周边的新区,除了楼,就是宽敞的路,显得空旷。整个南阳城,可谓一半在拆迁,一半在建设。房价飞涨,好房源紧缺。
旧城衰落了,新城尚未崛起,南阳变成了一座存在于规划中的城市,显得有些虚无缥缈。
对于今天的南阳,历史的打开方式不再是穿越古老的街巷,寻访当年人,抚今追昔,前事不忘。
而是站在高天之下,荒野之中,废墟之上,怀着“俱往矣”的豪迈,梦想着起高楼、宴宾客的金碧辉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铮 文/图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营造热烈、祥和、欢乐、和谐的节日氛围,展示鹤壁市淇滨区城市美好形象。9月25日-26日,凤凰网河南组织策划“同庆70华诞·凤观淇滨满城之美”专题报道活动,走进鹤壁市淇滨区,聚
本文所有数据来自网络,不可作为官方发布的真实情况,同时也是小编自己个人的一点看法,如有不同声音,请私信或者评论,谢谢大家。本文内容,是小编原创。安徽近年来发展迅速,今年上半年GDP总量已经进入全国10强,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安徽任何一座城市。近
务实重干创一流 凝心聚力惠民生——南阳市宛城区高质量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综述开栏的话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城市管理工作目标和要求,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必备要件和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数字化城市
玩核桃的人最初的目的是强身健体。现代科学证明,揉核桃能延缓机体衰老,对预防心血管疾病、避免中风有很大作用。特别是一些长期从事案头工作的人群,把玩核桃更能起到舒筋活血、预防职业病的功效。另外,通过把玩,一对普通的核桃年深日久变得晶莹剔透,成了
关注 ▲ 盛丰颐养园 ▲ 健康与我们一起相伴到永远白露一到,青皮核桃大量上市,文玩市场上“赌青皮”的活动又拉开了大幕。如今走在文玩市场,许多核桃摊位前不时聚满了人,玩家们不惜掷重金,“赌”上一把,直接购买带皮的核桃,以期剥出一对物超所值的核
说起文玩核桃估计文玩圈的人没有人不知道,好的核桃红似玛瑙,完美的包浆,玉质的感觉,使无数人向往。但是什么样的才算是极品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接下来看看这几对,我想其中一定有你认为的那对极品! 【老款闷尖三棱】大清末年1908年,正黄旗王
文玩圈可玩的物件种类繁多,大家都熟悉的文玩葫芦历史悠久,有福禄寓意,玩友都非常喜欢盘玩。通常情况下,葫芦越小,价格越贵,主要是因为尺寸小的葫芦产量较低。文玩市场影响葫芦价格走势的因素非常多,尺寸小、品相周正、观赏性强的葫芦更受欢迎,升值空间
据央视网消息 近日,在海关总署缉私局指挥下,上海海关开展打击走私进口濒危物种专项行动。打掉专门从事小叶紫檀走私进口的团伙3个,抓获相关嫌疑人7名,现场查扣涉嫌走私进口小叶紫檀共计50余吨。侦查中发现,多个专门走私小叶紫檀的团伙从境外组织货源
红酸枝是热带常绿大乔木,我国北方称之为“老红木”,广东、广西称之为“酸枝”,《国家红木标准》定为“红酸枝”,红酸枝为豆科檀属木材,主要产于印度,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红酸枝木的新切面有酸枝木特有的酸香气,故称之为酸枝。《古玩指南》一书中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