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03:23:59 | 浏览:655
大家对诸葛亮和刘备的《隆中对》都比较熟悉,其中有一句“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其中的“宛”就是现在的河南南阳。南阳为什么古称“宛”,难道是因为南阳盆地的地形四面高、中间低像“碗”?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是河南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总面积约2.66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71.31万人(2020年)。南阳位于南阳盆地北部,三面环山一面水,西依秦岭,北靠伏牛山,东临桐柏山,南近汉江。南阳境内还有许多河流如丹水、白河、湍河、唐河等,古代水运曾经非常发达,是中原四大水陆码头之一。
南阳的地理位置也是非常重要,为“楚豫雄藩,秦吴咽喉”。南阳向东北过方城道可至许昌、郑州、开封,向东南经桐柏山西麓的枣(枣阳)随(随州)通道可达武汉,又可以过义阳三关至信阳,向南沿荆襄通道可达荆州,向西经武关可以进入关中平原,沿汉水可达汉中盆地,向北过鲁山可直抵古都洛阳。
南阳和秦、汉都有解不开的缘分,春秋时周天子为防范楚国,在南阳地区分封了吕国、邓国、申国等很多诸侯国,之后都被楚国吞并。楚文王置宛邑,为何如此命名呢?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传说神农氏曾赞南阳“此地真乃灵气宛潜、富民宝地也”,故楚文王用“宛”字为此地命名。另一种说法和地形有关,《说文解字》中对“宛”有一种解释为“四方高中央下”,这和南阳盆地的地形非常契合。
战国后期,秦国从楚国手中夺走宛邑,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置南阳郡,为南阳之名始现。为何叫南阳?因为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资治通鉴》记载,“秦置南阳郡,以在南山之南,汉水之北也”,南山指的就是伏牛山。
秦灭六国后,怕原六国贵族不安分,将原六国的贵族、富豪以及擅长经营的商人和手工业者迁于南阳,促进了南阳工商业的蓬勃发展,尤其冶铁业,使南阳成为当时全国冶铁中心。秦末,汉高祖刘邦借道南阳,从武关快速入关中,先于项羽。
东汉时,南阳郡更是了不得,光武帝刘秀就发迹于南阳。在定都洛阳后,光武帝不忘南阳,将它升为南都,这是南阳在历史上最高光的时期。李白的《南都行》盛赞南阳:“清歌遏流云,艳舞有余闲,邀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
图-南阳
之后南阳开始逐渐衰落,明朝时,南阳是唐王朱柽(朱元璋第二十三子)的封地,又迎来一波发展。清朝时,南阳是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有水陆码头,商贾云集于此,使得南阳成为豫西南的经济中心,有南船北马之称。
南阳上一波城市建设大高潮,距今已经过去近10年。因为那场盛会,南阳城市形象上了一个新台阶。十年之后的今天,堪称南阳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更新行动,再次澎湃来袭!这是一次注定写入南阳发展史的超级行动,这是一次注定改变南阳城市命运的逆袭之战。20
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金浩(右三)带队到重点工业企业走访,现场解决企业面临的难题。邓州市市长邓俊峰(中)到该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现场办公。康硕智能3D打印项目。修复后的平成门。高铁邓州东站。2021年建成通车的穰城大桥。隆冬时节,行走邓州
“开工!”9月30日上午10时,位于南阳市雪枫路的“未来里”项目地内,随着宛城区副区长陈梦尘的一声号令,铲车齐动,机械轰鸣,标志着停工近2年的问题楼盘“未来里”项目“肠梗阻”终于被打通了!活动现场,宛城区副区长陈梦尘、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陈
映象网讯(记者 张定有 见习记者 王泽 通讯员 史源远 熊传克)南阳市中心城区清洁城市美化家园1050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宛城区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区动员,全力以赴,锚定目标,争当先锋,通过营造氛围、台账式管理、常态化保持等多措并举,各项工
务实重干创一流 凝心聚力惠民生——南阳市宛城区高质量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综述开栏的话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城市管理工作目标和要求,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必备要件和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数字化城市
全媒体记者 陈向革 夏倩 图/曹飞8月13日,中国共产党南阳市卧龙区委第七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暨区委工作会议召开,回顾总结上半年工作,安排下半年工作,对“建强副中心、卧龙成高峰”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动员全区上下在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
9月27日上午,总投资165亿元,占地面积为5000亩的豫资海元·南阳城市产业综合体项目奠基活动在卧龙现代物流产业园举行。市委书记朱是西出席并宣布项目开工。市领导及中原豫资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秦建斌,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党委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5月28日上午,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南阳市第一完全学校报告
在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的征程上,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按照“三网四化五极”引领战略,主动担当作为,不懈砥砺前行,推动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近日,卧龙区委书记高贤信应邀访谈,介绍了卧龙区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的新思路、新谋划。高贤信表示,卧
清代《南阳县志》载:“蒲山盛产青、白两种石头,皆系石灰岩石,耐风化,有韧性。”蒲山石灰石蕴藏量大,碳酸钙含量95%以上,是上等建材和化工原料。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卧龙区蒲山镇依托这一资源优势,建成了远近闻名的石材加工生产基地。与石灰石“